尚未签到

161

主题

686

帖子

5万

积分

元勋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58095

【天蝎座10月24日~11月22日】【B型指环】【守护精灵勋章】【 元 勋 】

QQ
发表于 2010-11-11 08: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9日上午,一场特殊的社会企业家技能项目深度培训活动在北京一处古今交汇的场所 – 鼓楼宏恩观举行,约有40名学员参与。活动期间,更有一位神秘嘉宾到访 - 正在访华的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亲临现场,与中国社会企业家们进行了零距离的交流互动!!

卡梅伦:我为社会企业家技能项目感到骄傲!

卡梅伦抵达活动现场后,在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文化参赞白琼娜的陪同下,首先在古香古色的宏恩观大殿外,与几位中国公益届的代表进行短暂了喝茶交谈,他们分别是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徐永光,社区参与行动主任、社会企业家技能项目培训师之一宋庆华,北京1+1文化交流中心的解岩,以及乐龄合作社的王艳蕊,后面两位均是社会企业家技能项目的获奖学员。

作为英国政*府“大社会”战略的发起者和积极倡导者,卡梅伦非常关注社区发展,他询问宋庆华,“你认为什么样的社区发展是好的?”宋庆华认为:“让居民决定的社区发展是有效的。”

进入大殿后,卡梅伦立即饶有兴致地加入到正在进行的分组讨论中,与学员进行了零距离的交流互动。

他询问学员机构所从事的工作,并且关心大家从社会企业家技能项目中获得了怎样的收益。有学员回应说,从项目中受益良多,尤其是建立了信心,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北京农家女学校的罗兆红校长告诉他,参加培训后,她了解到社会企业自我造血的发展思路,转变了以往的思维模式。卡梅伦表示,“我为这个项目感到骄傲!”

在另一组讨论中,北京金羽翼残障儿童艺术康复服务中心的创始人张军茹告诉卡梅伦,“项目帮我们理清创业思路,提升自身能力,搭建NGO与基金会的平台。我们清楚的看到,‘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项目’已经产生品牌效应,凭借自身的感召力吸引更多热心公益的人士、NGO从业者与基金会加入进来,是中国的公民社会建设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推动中国公民社会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后,她向卡梅伦赠送了一本金羽翼自闭症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台历和一套明信片。抛开首相的身份,卡梅伦作为一名普通的父亲,将手放在胸前动情地说:“我也有一个脑瘫的孩子,你们的工作很有意义,感谢你们。

鉴于紧张的行程,卡梅伦与学员短暂交流后便不得不离开,但他的出现为此次培训活动增加了一抹亮彩,而且充分显示了英国现任政*府对于“大社会”战略以及社会企业的重视。


本次培训的三位演讲嘉宾分别是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徐永光,深德公益的董事总经理张红岩和欧华律师事务所的企业社会责任亚洲经理毕欣。

张红岩:社会效益驱动的社企战略管理


张红岩强调社企战略规划与传统商业的最大不同,就是受社会使命驱动。制定社企战略规划时,要避免三个“脱离” - 脱离使命,因“企”而失“社”;规划脱离实际;实施脱离评估。

在回答学员关于慈善品牌向时尚/零售渠道过渡的提问时, 张红岩认为这是必然的趋势,即便目前羌绣这样的知名品牌做的也还不够好。在谈到怎样避免被复制时, 他强调一定要有一个独特的故事在背后。

有学员问,战略规划有时会变成一两个领导的行为,如何变成团队的集体行为?张红岩认为团队行为的好处是大家有共同的目标,保证一致性,但弊端是每个人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因此战略规划应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自上至下和自下至上相结合。


另有学员感到困惑,有时投资者对机构盈利要求很高,难以实现。张红岩回应道,如果一个投资者过于强调商业利益,也许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如果一开始没有理念的一致性,会走很多弯路。


毕欣:社会企业的跨界合作

毕欣认为社会企业和商业企业之间跨界合作的首要重点是要建立起信任。

除此之外,社会企业在接触大公司以获取支持时,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她认为,首先要有一个规划的流程,形成NGO-媒体-政*府-跨国公司总部-北京代表处这样一个圈子。另外,赢得客户,品牌建设,员工激励等等,都是可以与CEO们接触时关注的话题。

红岩提出一个问题,NGO从企业社会责任部门申请资金,与从其它渠道相比怎样?毕欣认为,其实NGO通过企业CSR渠道申请资金,可以帮助到企业“优化”它的资源,成为它商业战略中的一部分,因此多与企业高管接触是很有帮助的,他们也能为你带来更多潜在合作伙伴。

徐永光:中国内地社会企业发展模式选择之困

最后一位重量级的演讲嘉宾,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徐永光为大家详细梳理了中国内地社会企业的不同发展模式。他认为,社会企业不用太纠结定义,引用邓*平的话,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他将中国社会企业分为四类,NPO慈善型,NPO企业型,混合投资型和私人投资型。通过10几个方面的对比,他分析了这四种不同类型的社会企业。从市场拓展能力来看,NPO慈善型最低,其余三种依次升高,但每种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不能说哪一种最好,NGO向社企转型的话,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徐永光还谈到:NPO类社会企业的优势容易转化为劣势,因为政*府的买单,道德感的优越等会降低他们的市场竞争能力。但是,选择这两类的NPO,不要过于在乎规模和收益,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阵地,尤其在如今的这个年代里!他认为NPO类社会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加强品牌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

同时,他分享了多个中国社会企业的成功案例,包括四川兔王、深圳残友集团,厦门五齐学校等等。

徐永光这样总结心目中理想的社会企业发展模式:在社会收益为先的前提下,让创办人把社会理想和个人发展的需求契合到一起,让社会企业的理想不仅适合“圣徒”,更适合更多有社会理想、有能力的普通人!



http://dsi.britishcouncil.org.cn/zh/sfse/sfse_new/20101110/620.js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 电话: 010-82275730
  • 邮箱: zhaomu@newpathfound.org
  •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裕民路12号元辰鑫大厦E1座638室

本网站运行在腾讯云 首页|站点统计|极简家园|手机版|小黑屋|百度统计|美新路 ( 京ICP备14061082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421号

GMT+8, 2024-6-12 01:26 , Processed in 0.179938 second(s), 3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