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想到一个人、一件事或一段时光时,在开始落笔的时候总想着能够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却总往往难以得逞,因为那些让你想落笔的东西总是一言难尽,这次回访给我的感受也是如此。
短短一天的行程总让我有些反应不过来,当站在北京西站的夜里,好像从来没有出发过。但这是又想起小朋友和她的朋友们站在校门后看着我的样子,真的是目不转睛呀,不似有些急着关门送客的殷情主人。无论过了多久,只要我挥一挥手,她们的小手也立刻跟我说再见,都不记得说过多少次再见了。我是不习惯这样依依不舍的别离的,每次离开时也是很潇洒头也不回地走。总是有一回头就再也走不了的感觉,又觉得即便回头还是要离开,这次还是终于没忍住冲过马路把小朋友们赶回去了。
我想,人是越长大越不容易依赖了,这大概是我们的自我保护机制,或是某种进化。在尝过许多失去的滋味后渐渐明白,只有自己能够完全地和自己在一起,不可以轻易依赖什么。这并不是什么悲观丧气的话,说这是进化也是发自内心的褒扬。独立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因为他人的“不可靠”大多并非故意,却是自然而然,也才因此无可奈何、无从责怪。亲人的离去、朋友的疏离、心意的阴差阳错……这些都是我们选择独立的动机。但是小朋友却全然不是这样,她们那么容易亲近、信任和依赖,感觉既美好又脆弱,这让粗线条的我是很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就没能照顾好它。幸好我的小朋友有些和我臭味相投,看起来大大咧咧的性格,很好的人缘还让我多认识了两个可爱的小朋友。
这是第一次见小朋友,甚至连第一封信都还没有到她手上,之前还是很忐忑的。因此还有个小插曲,小朋友因为不知道我的名字还不敢来“认领”我,非常可爱地躲在角落看着我们一群人,想着剩下的最后一个就是她的大朋友了。初次见面之前,她一直只是个抽象的存在,我并不那么容易想象她的喜怒、期望和失望,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走在怎样的路上,课件又会和同学如何打闹?现在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得到回答,我也会在走在北京冬天的街道时想起坐在教师里的她。我想,这就是见面所无法替代的地方吧。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